絲網印刷后油墨與承印物粘接不牢,造成的原因是:1、承印物表面有油污、灰塵等不清潔,或塑料制品在印刷前處理不充分。2、油墨本身粘接力不強,遇此情況應更換其它種類油墨。3、稀釋溶劑選用不當。4、油墨過期。5、網距過大。6、助劑添加不當。絲印成品墨跡表面產生氣泡的原因:1,膠刮刮印速度太快或干燥過快。2,油墨本身有氣泡或攪拌不均勻。3,絲網被污染。4,承印物表面不干凈或有油污。
應用于CD、VCD光碟上的UV油墨,除上述要求外,油墨還應與PC(聚碳酸酯)料粘附力好,若用于DVD光碟上,則應對刻錄/讀取時,激光偏轉光束的傾斜角度(沿輻射方向不能大于±0.8°或沿切線方向不超過0.3°)較小的影響,所以,印刷后油墨及油墨干固時收縮要小;這樣才能保證光碟的平整度:同時印刷在DVD光碟上的油墨層要求薄而勻,使得在UV快速固化時盡可能減小UV中的IR成分對DVD平整度的影響。要想在光碟上印得薄而勻的墨層,所以油墨也要具備高的色濃度,以及控制好網模版上感光層的厚度來保證。
曬網:洗網:用磨網膏去油脂(新網),鬼影膏去圖形(舊網),除漿粉去網漿、藍油,防白水洗雜物,用清潔劑沖洗網,最后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,最后用純凈水清洗干凈。烤網--烤箱設定溫度應小于48度C。貼水菲林:洗干凈的網再用純凈水清洗一次。按工程菲林拼片圖形加大20%左右選取水菲林,用三角尺壓住水菲林一端在網上,隨即用三角尺慢慢往上刮平,再用膠刮刀輕壓刮平,毛巾擦多余水份烘干使用網漿:烘干網板再上漿,使用刮盒,裝網漿之盒刮到網上,其中綠油三次,(約每隔10分鐘以上一次)底油,面油則二次,蘭膠先上50K水菲林撕去膠片,再上20次網漿,每次刮三次(我們已采用自動上漿機),上漿完成后烘干。網紗的選用一般線路、綠油、底油、面油用120T、100T、110T網紗,碳油51T,藍膠24T感光線路及熱固化綠油用77T 菲林的選用線路用18K水菲林(不用網漿因用網漿上網由于不均勻會產生:狗牙、肥油、波浪),綠油、底油、面油選用網漿,碳油選用50K水菲林用所需工程圖形菲林貼在網板選取的位置,放置于爆光機上進行爆光,時間的選用(3000W聚光燈),線路一般在60-80秒、綠油在80-100秒、底面字符油40-60秒、碳油、蘭膠350-400秒 加壓水沖網,干燥。用蘭油(封網漿)封圖形菲林外網邊,干燥。
為了提高書刊封面的耐磨性以及美觀性,覆膜在出版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。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,越來越多的國家已開始禁止采用覆膜工藝。在我國,也一度宣傳用UV上光取代覆膜,但由于種種原因,UV上光未能得到推廣應用,覆膜工藝仍占主導地位。
印刷后油墨滲油,產生邊影或虛影、圖文模糊,原因:1,膠刮刃口棱角磨損,膠刮中油墨斷絲效果差。2,膠刮刮印角度過小,致使供墨量過大。3,油墨粘度太低,印刷后油墨延流滲流。4,油墨和溶劑攪拌不均,印刷后溶劑多的油墨產生滲透現象。5,絲印版清洗后,殘留有溶劑。6,絲網印版與承印物套印規矩發生錯動。7,油墨與絲網目數選擇不當,油墨細度細而絲網目數太低。8,絲印中中途停頓或重復一刷。9,回墨時膠刮用力過大,未刮印時,少量印料已擠出網孔。